张瑞敏这个人很有魄力,85年代砸掉76台冰箱,那时候一台冰箱可不便宜,抵得上一个职工将近两年的工资,但是海尔就是这样拿到国家质量金奖的。2005年他又能一锤砸掉海尔的中间层,提供平台给员工自主创业,提倡人人都是CEO。海尔到今天这个规模,九年蝉联全球白电第一,他真的功不可没。
海尔张瑞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接手青岛海尔,一步一步的将海尔从地区企业发展成今天国际著名公司,这中间的布局是很重要的。在他刚接手的第二年他就挥起锤子打掉质量不过关的冰箱,注重产品品质;又在2005年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先进的管理理念叫做“人单合一”,早在那时候他就注重用户的购物体验;时代发展到今天,管理了海尔三十多年的张瑞敏又紧跟时代潮流,踏上了物联网这辆快车,在海尔内部搭建了支持创业的平台,鼓励员工在突破自我的创新中寻求更高的发展。不得不说,张瑞敏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企业家。

张瑞敏是怎么布局的海尔公司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买海尔的家电确实是很值得,线下服务人员特别的热情,我们家的第一台冰箱是上世纪末买的海尔的大王子冰箱,特别耐用,一直用到了08年才换的,小时候最喜欢的事情就是踩着凳子够着撕上边海尔兄弟的商标,每次都无功而返,下图是我尘封许久的相册里找到的照片,满满的儿时记忆

首先,海尔张瑞敏布局海尔,是有其发展需求和时代背景的,从被动布局求变,到主动布局创新,而海尔坚持“以人为本”,这个始终没变。
2005年张瑞敏提出人单合一模式,经过12年的创新探索,海尔已将其打造为具有时代性、普适性、社会性的物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
张瑞敏曾说过:传统品牌靠产品溢价,互联网时代是平台品牌,靠流量溢价,而物联网时代是生态品牌,生态品牌不是企业自己能够创造,是要共同进化的。
近几年,海尔张瑞敏一直致力于物联网时代的布局,也就是生态品牌的建设,要将海尔打造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增值分享”,“链群模式”逐步实现其目标。
不要误导消费者,几年前我相信,现在就这质量和服务态度早晚着死自己。9月初买的电视老是黑屏,打售后服务电话,总叫我关机检查机顶盒,就是不上门来看看,一直拖拖拖,洗衣机声音大得隔2个房间都能听到。因为相信海尔的服务才全屋海尔,现在是肠子都悔青了。
张瑞敏说过,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主动权永远在用户手中,企业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我。我想这就是他为什么要提出人单合一的原因吧,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不用别人卖什么我们买什么,而是我们要买什么就给做什么,人单合一让海尔成功地转型为能这样满足我们需求的企业,像我妈前几天跟着每天跳广场舞的老姐妹们就在海尔的顺逛上订制一台洗衣机,可以洗衣的时候不用大幅度的弯腰,价格还比想象中的便宜好多呢
如果别的企业要建的是一个帝国的话,那张瑞敏的目标就是将海尔打造成一个热带雨林式的生态系统,所有参与者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共创共赢。举个例子,我们村的集体企业就是在村长的带领下放弃了电商平台,转而加入海尔生态,与海尔物联网平台合作卖大米,我们村好多人就得到了很多技术指导,种出了好的大米,钱袋子鼓了;另一方面我们村会组织挨家挨户检查大米怕出什么问题影响合作和形象,我们卖的大米一直都很好,所以我们村的生意越做越大。
张瑞敏现阶段主张企业与用户交互,创造生态品牌。他认为物联网时代要求的不是交易,而是交互,比如他旗下的雷神,衣联网等小微平台不断推陈出新,不仅满足用户的需求,还为用户创造新的需求,我们学校洗衣机是加入了衣联网,服务是真的不错,我还在上面买了推荐的洗衣液,效果杠杠的
我觉得他做的最对的一点是坚持人的价值第一。张瑞敏说过,企业家不能把自己当成传奇,迷恋于自己对于企业的控制,而是要把平台变成传奇,让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把自己变成传奇,我朋友是海尔的,他跟我说海尔不会像其他企业一样只有服从命令的执行者,海尔尊重员工的价值和创造性,贯彻人人都是CEO的理念,很尊重员工的创新能力,像小微雷神就拿到了融资还上市了,真令人羡慕啊
中国领先,世界一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