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症状图片

概述带状疱疹是以水疱损害为主的疾病,常表现为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有明显的神经痛。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感染引起的。症状带状疱疹典型表现皮损呈带状分布,多发生于身体一侧,很少超过正中线,好发于肋间神经、脑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常先出现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呈簇状分布的丘疹,然后快速变为水疱,疱壁发亮,疱液澄清,外周有红晕。发疹前可有乏力、发热、食欲缺乏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可有灼热或灼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

带状疱疹的症状图片

带状疱疹非典型表现个别病例,仅出现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疱,称为不全性或顿挫性带状疱疹。形成大疱时,称为大疱性带状疱疹。疱内容为血性,称为出血性带状疱疹。老年人或营养不良的患者,皮损可坏死、愈后可留有瘢痕,称为坏疽性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症状图片

带状疱疹的症状图片

带状疱疹的症状图片

带状疱疹的症状图片

特殊类型带状疱疹表现眼带状疱疹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还可波及眼底引起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带状疱疹的症状图片

耳带状疱疹表现为耳道或鼓膜疱疹,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带状疱疹的症状图片

播散性带状疱疹在受累的皮节外出现20个以上的皮损,主要见于机体抵抗力严重低下的患者。

带状疱疹的症状图片

病因本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感染引起的,原发性VZV感染可引起水痘或隐性感染,病毒潜伏于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沿着感觉神经下行,到达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从而产生水疱、神经痛。诊断根据带状疱疹的典型临床表现即可作出诊断,若临床表现不典型时可选择实验室检查协助诊断。疱底刮取物涂片找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包涵体,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可用PCR检测VZV-DNA和病毒培养确诊。治疗治疗原则以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治并发症为主,包括系统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系统药物治疗常在发疹后48~72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镇静止痛药物,在急性期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后遗神经痛可选用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外用药物治疗疱液未破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乳膏;疱液破溃后可酌情使用硼酸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湿敷,外用0.5%新霉素软膏或2%莫匹罗星软膏。物理治疗可选用紫外线、频谱治疗仪、红外线等局部照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