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体是指什么

酮体是指什么

酮体是脂肪酸分解的中间产物,主要成分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糖尿病患者存在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导致葡萄糖利用不足,机体能量不足,为获得足够能量,脂肪分解增加。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后,无法进入正常的分解途径提供能量,只好转化为酮体的形式。酮体中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属于有机酸,含量过多则可以导致酸中毒。1型糖尿病有自发的酮症酸中毒倾向,2型糖尿病在感染等诱因情况下也可以发生。长时间饥饿禁食状态,碳水化合物供应不足,身体能量不够,同样也会出现脂肪动员产生酮体,这种情况称为饥饿性酮症。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体内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或摄入过少导致的同源性通常是由体内热量不足引起的。此外,如果一些患者体重减轻过多,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则会导致酮的产生。或在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和感染时导致酮的增加。第二,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时也可能有酮。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感染、应激创伤和外界应激时可能会产生酮体,会导致酮体的形成,因此应检查相应的电解质和血糖。酮体增加的原因首先要考虑饥饿的酮体,如果人体长期处于饥饿状态,就会导致脂肪酸分解,产生过多的酮。例如,严重腹泻、呕吐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会导致酮体生成过多。

建议尿酮体高的患者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和加强锻炼,肉类应选择鱼类等肉类,平时多喝水,以促进酮体毒素尽快从体内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