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裸捐

什么是裸捐

什么是裸捐1.裸捐的起源:不要以为这个词原本是一个专业词汇,不是的,“裸捐”这个说法,当初不知是由哪个媒体叫出来的,是个新生词,专门给牛群用。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起,我猜测大概有两层意思,一是有哗众的效果,当事人是,那个媒体也是;二是说这种一丝不挂的状态,暗喻此事一出即把背后所有“见不得人的”都暴露出来。2.裸捐的实质:裸捐是一起经济事件,要从牛群到蒙城创业说起。2001年牛群一连当了三个“官”——到蒙城当上了副县长,接管了一所“特教学校”,办了一个水厂。学校本来是公办,效益很差,牛群就想让学校变成慈善资助的民办学校,于是他做了一件事,就是“裸捐”。就是说把自己的所有都捐出来,从财物到身体。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善举,很好,很高尚。但它又是怎样引发了轩然大波呢?事因一个财物上的安排——牛群与中华慈善总会之间的协议。牛群“裸捐”捐献给中华慈善总会,但同时,中华慈善总会把牛群的慈善项目作为自己直接管理下的一个项目,并任命牛群为该项目负责人,而牛群当时还身兼学校校长一职。换句话说,牛群捐献出来的财产,实际上仍然由自己支配。用一位慈善界人士的话说:“裸捐的实质是捐给他自己。”而且,通过中华慈善总会的立项,还会筹到更多的资金。知道为什么要捐给慈善总会么?最浅层的原因是,走这条线,善款不用上税。3.裸捐的结果:经过财物审计,这项善款两年下来入账的总额是600万元左右,但是,在学校的财务报表上,可以看到今年由慈善总会返还的余款——共81万元。差额500多万元。钱用在学校了么?经调查,学校自负盈亏,再加上牛群向安徽省民政厅拉来的几十万补贴,可以说刚好持平,无需动用善款。那钱去哪儿了呢?上面提到牛群办了一个水厂。说到这个水厂,那才是一个扔钱的无底洞——从2002年8月到2003年6月,水厂负债率高达91.4%,总资产顶多50万,却欠了近200多万元。所以据猜测,那些善款很可能是在水厂里“打水漂”了。然后,牛群辞了官,撤销“裸捐”。牛群以慈善的名义,钻了法律制度的空子,“裸捐”看上去好像是付出,但实际上是烟雾弹,既掩护了自己,又炒作了一把,最关键的是,钱绕了一圈又回来了——还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