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盗汗的症状包括睡觉时不自主的出汗,睡醒后出汗停止,可伴有潮热(一阵一阵地发热)、失眠、口干等。盗汗分为生理性盗汗和病理性盗汗,生理性盗汗无需处理,而病理性盗汗则需要对因治疗。1.生理性盗汗多见于小儿,由于小儿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所以入睡之后特别容易出汗较多。此外,一些外界因素也会引起入睡后出汗,如室内温度过高、被子太厚等,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处理。2.病理性盗汗一些疾病可以引起盗汗,如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等,但这些疾病还伴有其他症状。结核病患者盗汗的症状是整夜出汗,伴有面色潮红、低热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可通过检查结核抗体、血沉、胸片等来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可出现盗汗,可伴有颈部变粗、眼球突出、食欲大增等症状,可通过检查甲功七项、甲状腺彩超等来明确诊断。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也可出现盗汗,伴有出现低落、焦虑、抑郁等症状,可通过检查性激素六项等内分泌检查来确诊。这些由于其他疾病引起的盗汗需要明确诊断后,对因治疗,疾病痊愈后,盗汗的症状就会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