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皮疹图片

概述婴儿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可表现为斑疹、丘疹、疱疹、脓疱、风团、紫癜或多形红斑等。婴儿皮疹可能由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等疾病引起,具体原因各有差异。症状由于引发婴儿皮疹的疾病不同,故其临床症状亦有差异,具体表现分析如下:麻疹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出现于耳后、发际,渐及额、面、颈部,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皮疹初为红色斑丘疹,呈充血性,疹间可见正常皮肤,不伴痒感。以后部分融合成片,颜色加深呈暗红。

婴儿皮疹图片

湿疹皮损多形性,常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的针尖至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皮损周边丘疱疹逐渐稀疏,常因搔抓形成点状糜烂面,有明显浆液性渗出。自觉瘙痒剧烈,搔抓、热水洗烫可加重皮损。如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脓痂、淋巴结肿大,可出现发热等;如合并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可形成严重的疱疹性湿疹。

婴儿皮疹图片

过敏性紫癜好发于下肢,以小腿伸侧为主,重者可波及上肢、躯干。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低热、身不适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红色丘疹,一般在24小时内发展为针尖至黄豆大小的紫癜,可触及性为其特点,也可有瘀斑,部分紫癜有融合倾向。

婴儿皮疹图片

荨麻疹突然自觉皮肤瘙痒,很快于瘙痒部位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可孤立分布或扩大融合成片,皮肤表面凹凸不平,呈橘皮样外观,有时风团可呈苍白色。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并逐渐消失,不留痕迹,皮损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新风团可此起彼伏,不断发生。

婴儿皮疹图片

病因婴儿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主要包括麻疹、湿疹、过敏性紫癜、药疹、荨麻疹等,而引起这些疾病的原因也给不相同: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感染所致,从而会使婴儿出现麻疹样的皮疹症状。湿疹:可能是由慢性感染病灶、遗传因素、食物、吸入物(如花粉、屋尘螨等)、生活环境(如炎热、干燥等)、动物毛皮等因素有关,引发婴儿出现湿疹。过敏性紫癜:病因复杂,细菌、病毒、食物、药物(水杨酸盐类抗生素类、巴比妥类)等均可导致发病;恶性肿瘤和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病亦可为可能病因,从而出现婴儿皮疹。荨麻疹:常见病因包括食物、感染、药物、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花粉、动物皮屑和毛发、尘螨等)。还可能与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遗传因素等原因有关,导致婴儿出现荨麻疹样的皮疹。治疗对于婴儿皮疹的治疗,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关处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麻疹:高热时可酌情使用退热剂,但应避免急骤退热,特别是在出疹期。频繁剧咳可用镇咳剂或雾化吸入。可给予患有麻疹的婴儿补充维生素A,有利于疾病的恢复。继发细菌感染时可给予抗生素治疗。湿疹:湿疹急性期无渗液或渗出不多的婴儿可用糖皮质激素霜剂,渗出多者可用硼酸洗液或依沙吖啶溶液等冷湿敷消毒、抗炎、收敛,渗出减少后用糖皮质激素霜剂,与油剂交替使用;亚急性期可选用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加用抗生素;慢性期可选用软膏、硬膏、涂膜剂;顽固性局限性皮损可用糖皮质激素局部封包。过敏性紫癜:需要积极寻找致病因素,如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祛除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以及避免服用可疑药物等。大多数具有自限性,给予充足的液体利于变应原排出,休息和外用糖皮质激素即可。关节痛明显时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腹型紫癜需积极治疗,系统给予糖皮质激素甚至联合细胞毒药物(环磷酰胺)。严重的肾型紫癜如肾功能受损、大量蛋白尿也需系统糖皮质激素治疗。荨麻疹: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H1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如果出现瘙痒症状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止痒,有明显感染的婴儿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明确病因,进行饮食管理或环境药物过敏原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