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人得了狂犬病可出现头痛、发热、恐水、怕风、阵发性抽搐、昏迷等症状,多因被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导致。症状狂犬病的分期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分为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前驱期常有低热倦怠、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有喉头紧缩感。

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恐惧不安、恐水、恐风。体温常升高到38-40℃,甚至超过40℃。可伴声嘶、说话吐词不清,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呼吸困难和发绀等症状。患者还可出现流涎、多汗、心率快、血压增高等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表现,同时有吞咽困难和过度流涎而出现“泡沫嘴”的症状。

麻痹期患者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

病因人得了狂犬病多因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导致,也可由带病毒犬的唾液,经各伤口和抓伤、舔伤的黏膜和皮肤入侵。狂犬病毒自皮肤或黏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可使迷走、舌咽及舌下脑神经核受损,从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治疗确诊狂犬病后应隔离患者,并防止唾液污染,减少光、风、声等刺激。同时对症进行治疗,包括加强监护、镇静、解除痉挛、给氧,必要时气管切开、纠正酸中毒、补液、纠正心律失常、稳定血压等措施,同时进行抗病毒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