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血可能是非疾病因素导致,如不良生活方式、药物因素等,也可能是疾病因素导致,如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胃癌等。一、非疾病因素1、不良生活方式长期饮酒可能会导致胃黏膜急性损伤,从而引起吐血,此时需要立即停止饮酒。2、药物因素如果长时间服用阿司匹林、醛固酮、阿奇霉素等药物,可引起急性胃黏膜损伤或溃疡出血,从而导致血从口中吐出,此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停用药物或者更换其他药物治疗。二、疾病因素1、消化性溃疡主要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可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黏膜受到消化酶腐蚀等原因引起。如果溃疡面比较大、比较深,血管被溃疡侵蚀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2、急性糜烂性胃炎可能是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等原因导致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可突发上消化道出血、呕血或黑便。患者应遵医嘱服用兰索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采用电凝、激光、微波或注射止血。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主要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引起,当肝脏的门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导致局部静脉曲张破裂,血液回流到食管,出现血从患者口中吐出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醋酸奥曲肽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4、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通常是由于腹内压力或胃内压力升高等原因所致,由于贲门黏膜撕裂从而引起出血,出血量大会导致吐血。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片、西咪替丁片等药物治疗,同时进行外科手术止血。5、胃癌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胃内的癌细胞会对胃壁血管造成侵蚀,当侵蚀到动脉血管时会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吐血。患者应该遵医嘱进行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配合放疗、化疗等。6、其他原因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胆道结石、胰腺炎、白血病、尿毒症等均可导致吐血,患者可遵医嘱积极治疗。吐血的患者可及时到医院消化内科就诊,完善胃镜、体格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等检查明确原因,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治疗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或者是重体力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