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宝宝掏耳朵出血了,通常和掏耳朵的过程中导致耳内受损有关,需要及时停止掏耳朵,如果引起严重的耳痛时,需要前往耳鼻喉科就诊。通过定期为宝宝掏耳朵,可以清除耳内的耵聍,防止发生耵聍栓塞的现象。但如果为宝宝掏耳朵的过程中用力较大,可能会导致外耳道的皮肤受到损伤,破坏皮肤的完整性,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因此产生给宝宝掏耳朵出血了的现象。需要及时停止掏耳朵,由于外耳道当中的血管比较小,因此出血量一般比较少,大多在短时间内可以自行停止。血液凝固之后会产生血痂,早期的血痂不建议盲目地清理,以免导致皮肤再次发生损伤,一般情况下在皮肤愈合后,可以自行脱除。但如果在掏耳朵之后,宝宝出现严重的哭闹或者耳内红肿现象比较严重时,则需要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如果没有耳膜受损现象,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药物预防感染。平时尽量选择在宝宝入睡时掏耳朵,掏耳朵的次数还应避免过于频繁。对于比较深的耵聍,也可以由专业的医生使用细长的夹子将其夹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