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周围疼

肛门周围疼

肛门周围疼与不良生活习惯、不当用药、外伤、便秘、痔疮等有关,可观察肛周皮肤、黏膜完整性,并完善相关检查,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并遵医嘱使用缓泻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1、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熬夜、饮水过少或吃过多辛辣刺激性食物等,可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受粪便刺激而有疼痛不适,还会增加肛肠疾病的发生概率。需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适当多喝温开水,并选择清淡、温软的食物,减少对肛肠的刺激。2、不当用药如长期、频繁使用缓泻剂,排便次数增多,频繁排便可导致肛门及周围皮肤、黏膜受损,容易受粪便、内裤等刺激,出现明显疼痛、肿胀等,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以免症状持续加重。3、外伤肛门及周围皮肤、黏膜受损,如擦伤、挫伤等,局部软组织损伤而疼痛,严重时还会有出血,需要注意肛周皮肤护理,可遵医嘱用温开水、高锰酸钾等坐浴,保证局部皮肤清洁、卫生。4、便秘长期缺乏运动、如厕时间过长、食物过于精细等可诱发便秘,患者可有大便干硬、排便困难等症状,排便时可有疼痛,甚至因为惧怕疼痛而不敢排便。部分患者因为长期不采取干预措施,还可能发展为肛裂,肛周组织损伤,可能在排便时、排便后出现撕裂样、刀割样疼痛,并有便血。可适当多喝水、适量吃粗粮并坚持体育锻炼,症状仍不缓解时,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乳果糖口服溶液等。5、痔疮患者长期便秘、过度肥胖等,可导致肛垫静脉曲张、肛垫下移等,容易诱发痔疮,早期可能并无明显不适,急性发作时可有肛门周围坠胀痛,严重时还会有痔核脱出、便血等。需要及时将痔核复位,或遵循医生建议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已经发生坏死的需要经手术切除。除此以外,还可能是肛窦炎、肛瘘、肛管直肠狭窄、肛管癌等疾病,需要及时到肛肠外科完善直肠指诊、肠镜、大便常规等检查,以便于明确诊断及治疗。期间注意避免强行排便或长时间不排便,便后及时清洁肛门,防止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