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风池属足少阳胆经腧穴,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功效与作用。风池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位置风池穴位于颈部、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处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解剖位置为枕动、静脉分支及枕小神经之分支。

功效与作用风池属于足少阳胆经腧穴,具有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等功效与作用,可用于治疗头痛、眩晕、颈项强痛、目赤痛、流泪、鼻渊、耳聋、感冒等病证。日常生活中拿风池穴发汗效果显著,往往能立见汗出,配合推攒竹、掐揉二扇门等,可加强发汗解表功效。

操作风池穴可通过针灸、按揉、推拿等方式进行治疗,可由专业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穴位和刺激方式,尽可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不建议盲目自行尝试操作,避免受伤。针灸:针尖微向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也可采取灸法进行治疗。按揉:有不适症状者可在他人帮助下用拇指、食指按揉风池约30-50次,称为揉风池。推拿:可拿捏风池约5-10次进行治疗,称为拿风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