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痛是什么原因

脚后跟痛是什么原因

脚后跟痛的原因较多,可能与走路时间长、走路姿势不正确等生理性因素有关,也可能与足底跖筋膜炎、跟骨退行性改变等病理性因素有关。患者需要及时就诊,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一、生理性因素走路时间较长、走路姿势不当或穿鞋子较小,都可能导致脚后跟痛。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经过休息、更换舒适的鞋子后可以缓解疼痛的症状。二、病理性因素1、足底跖筋膜炎是最常见造成脚后跟痛的疾病,与患者行走距离过长或姿势不当有一定关系。局部的跖筋膜受到牵拉,可产生一定的无菌性炎症,导致脚后跟痛;2、跟骨退行性改变跟骨发生骨赘、骨刺等退行性改变,也可能出现脚后跟痛。多见于年纪较大的患者,由于行走距离较远而诱发,在X线检查可见跟骨下方存在鱼钩样骨刺。一般可以服用布洛芬等药物缓解疼痛,如果是骨刺较大,也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将骨刺去除;3、跟腱损伤跟腱存在慢性炎症等损伤时,会导致脚后跟痛,特别是在长距离行走后,跟腱受到牵拉使水肿加重,疼痛加剧;4、跟骨局部炎症当脚后跟痛伴随局部皮肤的红、肿、热、痛等表现时,可怀疑跟骨局部存在炎症。可通过X线、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等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5、骨性肿瘤跟骨肿瘤的发生率较低,如果患者发现脚后跟局部存在包块,同时脚后跟痛持续时间较长、夜间疼痛明显,需考虑跟骨、距骨等部位发生骨性肿瘤的可能;6、其他原因如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也可能影响下肢神经而产生脚后跟痛,同时还会伴有麻木感,疼痛可蔓延至脚背、脚底,同时腰部也会有一定程度的酸痛感。因此患者在脚后跟痛时,可以通过休息、制动等进行调理。如果经休息后症状仍未缓解,需及时就诊并进行CT、血常规、C反应蛋白、肿瘤标志物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对因治疗。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洛索洛芬钠等非甾体消炎药进行止痛、消炎治疗,或服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通过手术切除骨刺或突出的腰椎间盘。